活在香港,已經越來越搞不清楚,瘋狂的是社會,還是自己。
堂堂一名掌管教育事務的局長,在公開的場合,「預告」防止自殺委員會的報告內容:
「 點解大學生讀書讀得辛苦,終於入到自己心儀大學,讀到覺得自己有興趣的科目,問題是他之前幾年揀了一科,未必是自己興趣、自己強項。但揀咗之後,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屋企人對自己期望,周圍朋友對佢期望,三重壓力之下,一有唔舒服的事,佢就頂唔順。呢個係其中一點,所以點解咁重要呢,生涯規劃教育。」
大意就是,學生自殺原因在於未做好生涯規劃。
明明3月時才說過:學童自殺原因錯綜複雜,除了學業問題,個人感情以至社會氣氛都會有影響,政府成立委員會是要全面檢視問題成因。現在就馬上像得悉天機的蟻民一樣,急於將「複雜」的原因,歸納到可能只是報告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上,用來引証推論一些自己想要宣示的論點(生涯教育的重要)。
沒想到,人死了,還要被冤枉,還要被消費,這樣說,與「老屈」那些已經犧牲了的學子「食死貓」有什麼分別?死者能夠瞑目嗎?死者的家人能夠嚥下這一口冤氣嗎?
其實,怎樣才算「做好」生涯規劃呢?小學時候寫「我的志願」算不算?所謂規劃要劃到幾多歲?是不是應該要考慮到退休後?規劃了未來就一定會依計劃發生了嗎?規劃了就不會感到不安了嗎?你所規劃得出來的結果比不上別人的成就時,就不會產生負面情緒了嗎?
如果生涯規劃做不好,又是不是只是學生的責任呢?學生為了什麼要回到學校接受教育呢?簡單地想,教育,不就是要把學生不懂的東西教會他們嗎?退一萬步,即使生涯規劃真的與大量學生自殺有關,也斷不是學生一個人的責任,家庭,老師還有香港的教育本身,是不是也應該檢討一下,有「教」他們嗎?
讓我們換個角度,以「自殺大國」日本作為例子,看看他們在學校的「生涯教育」做了什麼?
日本的高中,有所謂的「進路希望調查票」,一般會在高一、二的時候填寫作為參考,高三時會再正式填寫一份。學校會安排數次「二者、三者面談」的機會,主要讓學生跟老師,或學生、家長和老師一起討論有關將來的進路。
另外,學校會安排「模擬考」,測定學生的水平(所以常常聽到所謂偏差值),能否考到心儀的大學,因應成績再作建議、輔導等。部分學校會根據學生選擇的進路分班,在平日或假期提供課外輔助教學(補習)等幫助學生的措拖。而有些大學亦會給予高中一定的「推薦」名額,所以能否獲得學校的推薦去心儀的大學受驗面試,也是學校能夠協助學生進路的其中一項。
「進路調查」不限於只有升讀大學的選項,專門學校、就職,也是能夠選擇的,所以我們常常在動畫等作品中看到角色在「進路調查表」惡搞一番:嫁給老師、家庭主婦、英雄、大富翁、家裡蹲、殺手等等,這些當然是搞笑的,但事實上,老師有責任去因應學生的意願去輔導及給予意見。
看似很好吧,有這些制度,學生不用一個人去煩惱。但事實呢?
跟據日本警察廳在2010年至2013年的自殺學童統計,每一年的學童自殺總數287人至353人,自殺人口中佔大部分都是高中生。而自殺的成因有很多方面:家庭、健康、生活、工作、戀愛、學校、其他,每方面也有再細分成一些比較詳細的原委,如學校問題有欺凌、與老師關係、學業等等。
統計結果中,因為「學校問題」而自殺的學生佔了總數的40.8% (2013),當中單是因為學業、進路、考試三種問題加起來就已經接近25%。從這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學校的「生涯規劃輔導」並不能撲滅學生的自殺念頭,反過來甚至有機會成為學生的煩惱、壓力和自殺的導火線。
說到底,我們的學子需要的根本不是什麼「生涯規劃」。傳達正面的人生態度、培養面對逆境的堅持、教會他們一切人生中重要的事、關心他們,才是更重要的。而世上本來就沒有一條固定的方程式,是防止學生自殺的萬靈丹。
今年日本廣島有一名中三學生,因學校錯誤記錄他中一時曾經偷竊而拒絕推薦他入讀志願的私立高中。結果他不堪受辱而自殺。這一宗悲劇, 讓我們反思,教育者就一定有資格為學生作「生涯規劃」嗎?有什麼人有權為他人作人生規劃呢?
我有一位當上了老師的舊同學說:
「我成日同學生講,大部分老師由三歲開始,整個生涯都冇離開過學校,直到六十歲都冇需要任何規劃。教師可能係人生經歷最狹窄嘅一個行業,由我哋教你哋生涯規劃有太多盲點,亦太欠說服力。你哋應該探索更精彩嘅人生,然後返嚟教返我哋,生涯原來可以咁規劃,人生原來可以咁過。」
身為人師,這才是人說的話。
今時今日香港教育之瘋狂,是因為管著人類的,都是披著人皮的畜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