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你在看什麼電視劇呢?
本季日本有兩套關於出版的小說分別被改篇成為日劇和動畫,以題材來說,很新鮮,因為兩套作品所描述的職種,甚至不是我們常常接觸到的編輯和記者。
由人氣女優石原里美主演的,是講述出版社「校閱部」的《地味にスゴイ!校閲ガール・河野悦子》(台譯:校對女王) 和講述「編纂辭典」過程的動畫《舟を編む》(啟航吧!編舟計畫)。
雖然《校對女王》的內容焦點不免被石原里美每集的「個人時裝秀」搶去不少,但是「校對部」對不少日本人來仍然是非常新鮮的一種職業,此劇最近在日本更加刮起了一股「校對熱潮」,網民紛紛把日常生活發現的「誤植」發佈到推特上,相信在現實中的校對人員應該有點痛恨此劇吧?當人人化作「校對女孩」全民監察時,工作壓力可是增加了不少啊!
相對《校》,我想《編》所講述編纂辭典過程的工作,就更冷門了。不過三浦紫苑小姐執筆的《編》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被改篇,2013年曾改篇成為電影,由松田龍平、宮崎葵、小田切讓等演技派主演,影片更代表日本角逐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導演和男主角等五個獎項。當時香港版的電影譯名是:《字裡人間》。
我不打算仔細地介紹這兩套作品有幾好看,因為如果知道了作品的主題後,還不能提起你對它們的興趣,那麼,今天晚上還是乖乖打開電視追《巨輪2》吧。
有怎樣的觀眾,就有怎樣的作品。影視娛樂是面向大眾的產業,作品能夠被改編,除了本身具備質素外還說明它有市場,即,認為觀眾會對這類作品感到興趣。日本人雖然也對某些職業抱有特別憧憬(賺錢的職業誰不愛),但並不認為那些是人生的「唯一」出路,這一點就是日本電視作品中能夠包容很多不同職業題材的原因之一。
好的作品必然有想要傳達給觀眾的訊息。像日本的「職業劇」,以描述該種職業為引子,述說職場中面對的種種現實殘酷、困難,揭露一些業界的痛處等等,又或者透過角色在劇中的際遇、行動,嘗試帶出一些價值觀、訊息:像《校對女王》第二集想述說的,校對並不是單單改錯別字的簡單的工作,劇中想傳達即使是多麼細微、瑣碎的工作,也有其必需要存在的價值。在現今媒體越來越發達,資訊傳播一味講求快速的時代,對於求真、求証的態度越來越馬虎,這故事想提醒大家,「求真」比「先機」重要,「求証」的工作或許看來一點都不起眼,但卻是最重要的把關工作。而這一種態度,我相信並不只限於出版業界,是放諸所有工作皆準的一種態度。
這正是日本劇作能夠跨越國界,被大眾喜愛的原因,因為除了能了解各行各業的一些實態外,看完後,我們還會覺得有所得著。
反觀香港,劇集裡出現的職業來來去去10隻手指數得完:醫生、律師、警察、社工、金融、空姐……各種職業在劇中所演的都與真實相去甚遠,錯漏百出。而劇集的主線情節不外是戀愛的恩怨情仇,人物間的勾心鬥角。專業人士總會穿得光鮮亮麗,明明應該很忙卻每天到酒吧進行著好像很高尚的對話,這從《壹號皇庭》《妙手仁心》開始似乎已成為定例。而港劇的所有公司都會有自己的員工餐廳,所有人總愛一起吃飯,講八卦、是非、壞話的情節通通在裡面進行。不用說,大部分的劇最後一定是天台BBQ大團圓結局。
如果你認真去看完一套港劇,不覺得很空虛嗎?
每次看日本的「職業劇」和動畫,我總會想起香港的各行各業正在逐步萎縮。不少人一聽到老店要倒了,就急忙去「撐」,擺出一副很支持小店的樣子,但事實是以前一次都沒有光顧過。而香港有不少「夕陽行業」,根本不能得到社會和大眾的重視,因為對於職業,香港人的價值觀只有一樣,就是「錢」。
我們會可惜夕陽行業的消失,卻不會真心認同它們的存在價值,因為,那些行業並不能賺錢。又例如我們即使知道掃街是社會中不可欠缺的職種,但能夠尊重他們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就算是必要的,不是由我而是由別人去做就好,因為,賺不了錢,而且,髒死了!
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態和價值觀,香港向金融,賺錢行業的傾斜已到病入膏肓。而這也很老實地反映在港劇上,劇中總有幾個金融才俊、專業人士,劇中人物無論身世,總有機會出入名店和高級餐廳,因為這正正是香港觀眾的「市場需要」。
老舊的行業我們只關心能不能轉營成為賺錢的工業,而不是傳承問題;不起眼的職種繼續被人忽視;粵劇、扎蒸籠、搭棚、賽鴿、線面,明明香港就有很多獨一無二有趣的故事存在,我們卻選擇視而不見。
因為「經濟至上」所以人心才會變成荒漠,所以再也容不下好的作品。
前幾天在茶餐廳偶然看到無線台慶劇《幕後玩家》的宣傳片,蕭正楠揸林寶堅尼,拋條車匙給後面的車僮執,黃宗澤撞跌侍應玻璃杯,頭也不回拋堆錢去後面;男主角們身光頸靚去活動。「做PR靠樣靠吹水死硬啦,最緊要靠呢度(指住個腦),執生,有排你學呀」「一個成功嘅PR只要滿足到個客,幫佢贏到人哋,D錢就會自自然然送上門。」「搞Event當然要有Gimmick,上到C1、Facebook又洗到版,你就叻仔架喇!」看完宣傳片,我以為大台這次要抄考出一套港版《夜王》了。
我不會說日劇中對職場的描述是百分百的實態,因為當中也有不少像上季由北村景子主演的《家売るオンナ》(台譯:房仲女王 ) 般,借職業說故事的作品存在。又例如《校對女王》也被不少業內人士批評「看輕了校對的工作」「插手了編輯的工作是不可能發生的」等等。但是像《幕後玩家》這種把職業實態與及價值觀扭曲至如斯地步的作品,如果都能得到觀眾的認同,這就是香港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