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會想,所謂娛樂是什麼呢?如果只是為了給人打發時間,為什麼我們要對作品的質素有所要求?如果只為了快樂,為什麼有些作品叙述的,和快樂一點關係都扯不上呢?我們又為什麼要看那些悲傷的故事呢?
當人對娛樂的要求提高,電影也好、電視也好、小說也好、動漫也好,自然會演變成作品,變成作品了,追求的就不止於打發時間,不止於為了製造快樂。所以形形式式的題材才會出現。
周末,我終於開始去看瑛太和滿島光演出的日劇舊作《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才看了6集,就深深感受到大家稱這套劇做「虐心神作」所言非虛:故事圍繞年幼時妹妹被殺害的瑛太和兇手的妹妹滿島光在偶然相遇後,經歷磨難,兩顆心漸漸走近,劇裡對被害者與加害者家人所面對的,所經歷的種種痛苦,都有非常深刻的描述。
這是一套非常悲傷的作品。
細緻的心理描述,情節鋪排,演員高超的演技,都保持一貫的日本水準,觀眾每一集都像在看著一幕又一幕真人真事發生在眼前,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的痛,透過螢光幕,揪住每一個人的心臟,像我們也經歷著同樣的事情。要不是片尾打出一句「劇中登場團體、人物設定與現實一點關係都沒有」,說不定觀眾也不容易抽離。
為什麼悲劇比較容易感染人呢?為什麼我們願意去看悲傷的故事呢?為什麼沙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比四大喜劇受到更高的評價呢?是因為人類都愛看不幸發生在別人身上嗎?我如此地反省。
但是,想深一層,也許是必要的。
如果影視作品不只是娛樂,那麼當中就會有想要傳達給受眾的訊息。作為觀眾被作者的意圖吸引,嘗試去接收這些訊息,這也是人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個普通人,不,即使不是普通人也好,我們一生所能夠經歷的必定有限,像《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的情節,一般人根本不會經歷,也不希望經歷。不過即便如此,我覺得,如果能從作品中感受到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對人生來說也是必要的養分。
幸福的人了解不幸,會學懂關愛。
不幸的人了解幸福,會看到希望,知道人間有愛。
正確的人了解黑暗,會警惕自己。
錯誤的人了解正確,會認知道自己正在犯錯,有機會改正。
有內容的作品,會讓我們看到世界的另一面。所以看到受苦的人我們會懂得流淚;看到人被欺壓我們會覺得憤怒;看到不平的事情我們會發聲。
好的影視作品,既是知識,亦是鍛練人的感受性、想像力、正義感、惻隱心……
所以,即使是令人悲傷得心碎的故事,為了追尋那份經歷來填補自己人生的不足,我們還是會看。因為在真實中,我們不會主動去令自己不幸,所以悲劇的觀眾總是多,因為一般人最缺乏的經歷,也許不是幸福,而是不幸。
回望香港的影視娛樂,活像一片沙漠,不免唏噓。
社會上對弱勢,對不幸越來越視若無睹,越來越多人為了自保而噤聲,顛倒是非,指鹿為馬的事不斷發生。自私、功利、金錢,是成功的標準模式。從前的和而不同消失不見,換上無止盡的排斥異己,一切一切,正在令香港崩盤。
而這種時候,偏偏也沒有一些電視作品能夠嘗試去把一些正確的事傳達給大眾。
香港電視有出過像《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的作品嗎?敢拍嗎?最近一套能夠細緻地描寫人性的悲劇作品,是什麼時候?記憶搜索至幾年前我不再看電視之前,我也想不起來。
也許這就是香港的悲劇。
回想年初那些白白犧牲了生命的學子,如果有一套作品告訴他們,在世的家人會如何痛不欲生;如果有一套作品告訴他們,他們的路上不會是孤單一人;如果有一套作品告訴他們,人生不只有絕望,他們的結局會否變得不一樣?
如果有一套作品,早一點告訴大眾,社會上有一群絕望的人,需要我們去關注,他們的結果是不是多少能扭轉一點呢?
(圖片均截取自劇中視頻)